back logo sitemap korea eng ch_a ch_b jpa img

 
八石潭故事

濟州島

 


濟州道 濟州石
濟州守護神石爺的傳説(守護神)

- 濟州石(玄武岩)的特徵

         濟州島形成于約170萬年前的火山活動,據文獻資料,直至1002年仍有火山活動。濟州島上大多數露出地面的岩石都是地底深處流出的岩漿凝固而成,屬于玄武岩,以外表有很多細小空洞為特徵。濟州石(玄武岩)是八道岩石中最年輕的岩石。

- 濟州守護神石爺的傳説

         石爺(Harubang,石像)是濟州的象徵。用表面很多氣孔的玄武岩雕刻而成的石爺,兩眼突出,鼻梁又高又粗,雙唇緊閉,厚厚的雙手置于高高的肚皮上。石爺石像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在苦難中度過一生的爺爺、爸爸。

         但,將石爺石像稱作“石爺”是近代的事情。石爺石像朝鮮時期就有,曾分別立在濟州牧、旌義縣、大靜縣三個邑城的東•西•南三個城門上,是濟州島固有的石像。1971年政府指定其為民俗資料第2號時,才正式命名為“石爺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之前,民間有“長栍頭”、“佑城木”、“撫城木”等説法,文獻上亦有“翁仲石”的記載。據已故濟州民俗學者金永敦先生的著述,光復前後人們戲稱其為“石爺”幷廣為流傳,最後不顧很多民俗學者的異議,被正式登錄到文化遺産名錄。

         石爺石像在不同邑城有不同的外貌特徵。濟州牧的石爺石像不愧為濟州首府之守衞,不僅身材高大且具豪放的風格,臉部線條粗而分明,頗有武者氣槪。旌義縣(現今城邑裡)和大靜縣(現今保城裡、安城裡)的守城石爺石像,同樣使用黑色玄武岩雕刻、戴著帽子、兩手置于肚皮上等,整體特徵上與濟州牧的石爺類似,但給人的印象却頗為不同。相對于濟州牧的石爺,後者小一些,誇張的身體比例讓人感覺民衆的樸素和諧謔。

         金永敦先生認為,旌義縣的石爺石像采用幾何學的結構處理,顯得端莊一些;而大靜縣的石爺石像處理得曲線特徵明顯些,大體上給人灑脱、厚道的感覺。


SITEMAP 한국어 ENGLISH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日本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