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到了17-18世紀,情況有了很大變化。首先是經歷了壬辰(1592年)、丙子(1636年)兩次戰亂之後,大量流浪民涌入都城,使得首爾的人口劇增。1657年約為8萬名的首爾人口,至1669年猛增至19萬,人口的劇增使開川無法承擔處理全部生活污水的重任。加上流浪民為了維持生計在開川邊開墾菜地,使水路受阻,嚴重影響了排水。
此外,17-18世紀出現的異常氣溫現象連續不斷,人們為了御寒大量砍伐樹木,使都城周圍的山幾乎成為不毛之地,遇有降水,泥沙順流而下淤積于開川。因此,至英祖即位的1725年,泥沙淤積,使河床的高度幾乎與平地持平,治理河川迫在眉睫。在著手治理河川之前,英祖經過數次徵求朝廷官吏和百姓對治理河川的意見後,于1759年10月設立了管理河川治理事務的濬川司,幷于1760年2月18日正式動工開始整治。